AI全程驱动Chrome插件开发实战系列-第七章:高级功能开发与性能优化7/11

AI全程驱动Chrome插件开发实战系列-第七章:高级功能开发与性能优化7/11

上期回顾

上一章我们通过CCPM和Claude Code完成了Chrome插件的核心功能开发:

  • 学习了真实的CCPM系统:GitHub Issues驱动、并行执行、上下文持久化
  • 搭建了基础框架:manifest配置、popup界面、content script
  • 实现了核心翻译:API集成、快捷键监听、文本替换
  • 完成了场景识别:自动判断网站类型,调整翻译风格
  • 处理了边界情况:网络、内容、兼容性问题

现在我们有了一个能用的MVP(最小可行产品)。但要成为真正好用的产品,还需要继续打磨。


第七章:高级功能开发与性能优化,让产品更完善

从MVP到正式产品的距离

MVP能用,但离"好用"还有距离。

用户的真实反馈:

  • "能不能记住我之前的翻译?每次都要重新翻译太麻烦"
  • "我有些专业词汇,希望能自定义翻译"
  • "翻译速度有点慢,能不能快一点?"
  • "有时候翻译出来的语法有问题,能提醒我吗?"

这些就是我们这一章要解决的问题。


第一步:规划新的Epic

创建高级功能的PRD

使用CCPM命令:

/pm:prd-new smart-writing-assistant-advanced

和Claude讨论新功能: 我把用户反馈告诉Claude,一起讨论应该增加哪些高级功能。

最终确定的功能清单:

  1. 翻译历史记录和搜索
  2. 个人词典系统
  3. 语法检查功能
  4. 性能优化(速度和内存)
  5. 用户体验优化(动画、提示)

生成PRD文档: Claude会生成详细的PRD,包含每个功能的:

  • 用户价值
  • 功能描述
  • 验收标准
  • 技术考虑

转化为Epic和任务

解析PRD:

/pm:prd-parse smart-writing-assistant-advanced

分解任务并同步:

/pm:epic-oneshot smart-writing-assistant-advanced

GitHub上的新Issue:

  • Epic #1243:高级功能与优化
    • Task #1244:翻译历史记录
    • Task #1245:个人词典系统
    • Task #1246:语法检查集成
    • Task #1247:性能优化
    • Task #1248:UX优化

第二步:实现翻译历史功能

开始任务

/pm:issue-start 1244

任务目标: 让用户能查看、搜索、重用之前的翻译记录。

设计数据结构

我问Claude:

翻译历史需要存储哪些信息?
如何设计数据结构才能高效查询?

Claude的建议:

建议的数据结构:
{
  id: "唯一ID",
  original: "原文",
  translated: "译文",
  from: "zh",
  to: "en",
  scene: "technical",
  website: "github.com",
  timestamp: "时间戳",
  frequency: "使用次数"
}

存储策略:
1. 使用chrome.storage.local存储
2. 最多保存1000条记录
3. 超过限制删除最旧的记录
4. 建立索引支持快速搜索

记录设计决策: 这是重要的架构决策,用CCPM记录下来:

请在.claude/epics/smart-writing-assistant-advanced/updates/
创建decision-history-storage.md记录这个数据结构设计。

实现存储模块

我的需求:

创建src/services/history-manager.js模块。

功能:
1. 保存翻译记录
2. 查询历史记录(支持分页)
3. 搜索记录(按原文或译文)
4. 删除单条或全部记录
5. 自动清理超出限制的记录

要考虑:
- 存储空间限制(chrome.storage.local约5MB)
- 查询效率
- 并发写入的数据一致性

Claude实现后的测试:

  1. 保存10条记录
  2. 查询最近5条
  3. 搜索包含"bug"的记录
  4. 删除单条记录
  5. 清空所有记录

发现问题: 存储的数据没有建索引,搜索很慢。

优化方案:

搜索性能不理想。请优化:
1. 建立原文和译文的倒排索引
2. 使用分词提高中文搜索准确度
3. 限制每次搜索返回最多50条结果

实现UI界面

在popup中添加历史记录标签页:

在popup界面添加"历史记录"标签页。

要求:
1. 显示最近20条翻译记录
2. 支持滚动加载更多
3. 每条记录显示:原文、译文、时间、场景
4. 点击记录可以"重新使用"
5. 右侧有删除按钮
6. 顶部有搜索框和"清空全部"按钮

参考第四章的UI设计规范。

测试用户体验:

  1. 打开历史记录标签页
  2. 看到翻译历史列表
  3. 点击一条记录 → 自动填入输入框
  4. 搜索"测试" → 显示相关记录
  5. 删除一条 → 列表更新

同步进度:

/pm:issue-sync 1244

第三步:开发个人词典系统

任务背景

用户希望自定义某些词汇的翻译,特别是专业术语。

典型场景:

  • 技术人员的专业术语:"容器" → "container"(不是"box")
  • 公司名称:保持原样不翻译
  • 行业黑话:有特定的翻译

开始任务

/pm:issue-start 1245

设计词典功能

我和Claude讨论:

个人词典应该包含哪些功能?
如何让用户方便地管理词典?

确定的功能:

  1. 添加词条:手动添加或从翻译历史添加
  2. 编辑词条:修改原文或译文
  3. 删除词条:单个删除或批量删除
  4. 导入导出:支持CSV格式
  5. 智能应用:翻译时自动使用词典

实现词典管理

创建模块:

创建src/services/dictionary-manager.js。

功能:
1. CRUD操作(增删改查)
2. 导入CSV文件
3. 导出为CSV
4. 与翻译引擎集成

数据格式:
{
  original: "容器",
  translation: "container",
  scene: "technical", // 可选,限定使用场景
  priority: 1, // 优先级,1最高
  createdAt: "时间戳"
}

与翻译引擎集成:

修改src/services/translator.js,
在翻译前先查询个人词典,
如果匹配到词条,直接使用用户定义的翻译。

匹配策略:
1. 完全匹配优先
2. 支持正则表达式匹配(高级功能)
3. 考虑场景限定

实现词典UI

添加词典管理页面:

在popup添加"个人词典"标签页。

界面元素:
1. 词条列表(表格形式)
   - 列:原文、译文、场景、操作
2. 添加词条按钮(打开添加对话框)
3. 导入/导出按钮
4. 搜索框(过滤词条)

交互:
- 点击词条可编辑
- 右侧有删除按钮
- 支持批量选择和删除
- 拖拽排序(改变优先级)

实现导入导出:

实现CSV导入导出功能。

CSV格式:
原文,译文,场景
容器,container,technical
需求,requirement,business

导入时验证数据格式,
错误的行给出提示但不影响其他行导入。

测试词典功能

测试流程:

  1. 添加词条:"容器" → "container"
  2. 在GitHub输入:"这个容器的配置有问题"
  3. 翻译结果:"This container configuration has issues"
  4. ✓ 成功使用了个人词典!

边界测试:

  • 词条在句子中间 → 正确替换
  • 词条有多个匹配 → 按优先级选择
  • 导入1000条词条 → 性能测试

第四步:集成语法检查功能

任务需求

用户希望翻译后能检查语法错误,特别是在重要场合(商务邮件等)。

开始任务

/pm:issue-start 1246

选择语法检查服务

调研几个选项:

  1. LanguageTool API:开源、免费额度、支持多语言
  2. Grammarly API:质量高但贵、需要申请
  3. 自建服务:基于开源库,但需要服务器

技术决策: 选择LanguageTool API,理由:

  • 有免费额度(每天500次)
  • API简单易用
  • 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

记录决策:

创建decision-grammar-checker.md记录技术选型决策。

实现语法检查模块

创建模块:

创建src/services/grammar-checker.js。

功能:
1. 调用LanguageTool API检查语法
2. 解析返回的错误和建议
3. 在UI上高亮错误位置
4. 提供修正建议

错误类型:
- 拼写错误
- 语法错误
- 标点错误
- 风格建议

集成到翻译流程:

修改翻译流程,增加可选的语法检查步骤:

翻译 → 语法检查 → 显示结果

用户可以选择:
1. 自动检查(默认在商务场景开启)
2. 手动检查(点击按钮触发)
3. 关闭检查

实现语法检查UI

在结果区域添加语法提示:

翻译结果显示后,如果有语法问题:

1. 错误文字用红色下划线标注
2. 鼠标悬停显示错误说明和修正建议
3. 点击建议自动应用修正
4. 底部显示语法得分和总结

设计要求:
- 不要太突兀,不打断用户流程
- 建议要清晰易懂
- 修正要一键应用

实际效果: 翻译结果:

"This configuration have a problem."
        ^^^^(红色下划线)

悬停提示:
主谓不一致
建议:have → has

点击应用 →

"This configuration has a problem."

性能考虑

问题: 语法检查API调用增加了响应时间。

优化方案:

优化语法检查性能:

1. 异步执行:翻译完成立即显示,语法检查后台进行
2. 本地缓存:相同文本的检查结果缓存
3. 智能触发:短文本(<20词)跳过检查
4. 防抖动:用户快速修改时避免频繁检查

目标:不影响翻译的响应速度。

第五步:性能优化

识别性能瓶颈

用户反馈:

  • "翻译有点慢"
  • "插件占内存有点大"
  • "用久了浏览器会卡"

使用Chrome DevTools分析:

  1. Performance面板:记录翻译过程
  2. Memory面板:检查内存使用
  3. Network面板:查看API请求

发现的问题:

  1. 翻译API响应慢(平均2秒)
  2. 历史记录存储未优化,占用过多内存
  3. DOM操作频繁,引起重绘
  4. 事件监听器没有清理,内存泄漏

开始优化任务

/pm:issue-start 1247

优化1:翻译速度

问题分析: 每次翻译都要等API响应,用户体验差。

优化方案:

实现多层缓存策略:

1. 内存缓存(最快)
   - 保存最近100次翻译
   - LRU淘汰策略

2. 本地存储缓存(次快)
   - 保存常用1000条
   - 按使用频率排序

3. 预测性加载(智能)
   - 用户输入时预测可能的翻译
   - 提前调用API预加载

目标:命中缓存时响应<100ms

实现缓存系统:

创建src/services/cache-manager.js。

实现三层缓存:
1. Memory cache (Map数据结构)
2. Storage cache (chrome.storage.local)
3. Predictive loading (基于输入预测)

缓存键生成:
hash(原文 + 场景 + 翻译方向)

测试效果:

  • 首次翻译:2秒(API调用)
  • 缓存命中:50ms
  • 预测命中:200ms(后台已加载)
  • ✓ 速度提升40倍!

优化2:内存使用

问题: 历史记录全部加载到内存,数据多了很占空间。

优化方案:

实现懒加载和虚拟滚动:

1. 懒加载
   - popup打开时只加载最近20条
   - 滚动到底部时加载下一批
   - 搜索时才查询完整数据

2. 虚拟滚动
   - 只渲染可见区域的DOM
   - 滚动时动态更新
   - 减少DOM节点数量

3. 数据压缩
   - 历史记录压缩后存储
   - 读取时解压

实测效果:

  • 优化前:1000条记录占用15MB内存
  • 优化后:占用3MB内存
  • ✓ 内存减少80%

优化3:DOM操作

问题: 频繁的DOM操作导致页面重绘,浏览器卡顿。

优化方案:

批量更新和防抖动:

1. 批量更新
   - 收集多个DOM变更
   - 一次性应用
   - 使用DocumentFragment

2. 防抖动
   - 用户快速输入时
   - 不立即更新UI
   - 等待300ms后再更新

3. 使用CSS动画
   - 不用JavaScript实现动画
   - 利用GPU加速
   - 避免重排重绘

优化4:内存泄漏修复

问题: 事件监听器添加后没有移除,导致内存泄漏。

排查和修复:

检查所有事件监听器:
1. 找出没有removeEventListener的地方
2. 在组件销毁时移除监听器
3. 使用AbortController管理监听器生命周期

检查定时器:
1. 确保setInterval有对应的clearInterval
2. 使用setTimeout替代setInterval
3. 组件销毁时清除所有定时器

使用Chrome DevTools验证:

  • 打开插件 → 关闭插件 → 重复10次
  • 检查内存是否持续增长
  • ✓ 修复后内存保持稳定

性能测试对比

优化前后对比:

指标 优化前 优化后 提升
首次翻译 2.5秒 2.0秒 20%
缓存翻译 1.8秒 0.05秒 97%
内存占用 15MB 3MB 80%
插件加载 800ms 300ms 62%
页面重绘 60次/秒 5次/秒 92%

用户体验提升明显!


第六步:用户体验优化

识别UX问题

用户反馈收集:

  • "不知道正在翻译还是卡住了"
  • "翻译成功没有明显提示"
  • "错误提示太生硬"
  • "界面切换有点突兀"

开始UX优化

/pm:issue-start 1248

优化1:加载状态指示

问题: 翻译过程中没有反馈,用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

解决方案:

添加加载状态指示:

1. 翻译中
   - 显示旋转动画
   - 文字提示"翻译中..."
   - 进度条(如果能预估时间)

2. 成功状态
   - 绿色对勾图标
   - 短暂闪烁突出显示
   - 2秒后自动消失

3. 错误状态
   - 红色警告图标
   - 友好的错误信息
   - 提供重试按钮

使用CSS动画,流畅自然。

优化2:微交互动画

添加细微的动画效果:

增加微交互动画:

1. 按钮点击
   - 轻微缩放效果(0.95倍)
   - 波纹扩散动画
   - 持续150ms

2. 卡片悬停
   - 轻微上浮
   - 阴影加深
   - 过渡300ms

3. 列表项添加/删除
   - 淡入淡出
   - 高度渐变
   - 过渡200ms

4. 页面切换
   - 左右滑动
   - 淡入淡出组合
   - 过渡250ms

原则:
- 动画时长控制在100-300ms
- 使用ease-out缓动
- 不影响操作速度

优化3:友好的提示信息

改进错误提示:

优化前:

Error: Network request failed

优化后:

😕 翻译失败了

可能的原因:
• 网络连接不稳定
• 翻译服务暂时不可用

建议:
✓ 检查网络连接
✓ 稍后重试
✓ 或使用离线词典

[重试] [查看帮助]

改进空状态:

当历史记录为空时,不是显示"暂无数据",而是:

📝 还没有翻译历史

试试这样:
1. 在任何网页输入中文
2. 按 Ctrl+Shift+T
3. 查看翻译结果

你的翻译记录会自动保存在这里

优化4:键盘快捷键

添加更多快捷键:

实现键盘快捷键:

全局:
- Ctrl+Shift+T: 翻译
- Ctrl+Z: 撤销翻译
- Ctrl+Shift+H: 打开历史记录

Popup内:
- /: 聚焦搜索框
- Esc: 关闭popup
- Tab: 切换标签页
- ↑↓: 导航列表
- Enter: 选择项目

提示:
- 在设置页面显示快捷键列表
- 支持自定义快捷键

优化5:首次使用引导

新用户引导流程:

首次使用时显示引导:

步骤1:欢迎(5秒)
   - 欢迎使用智能写作助手!
   - 让英文交流变得简单

步骤2:快速演示(10秒)
   - 动画展示翻译过程
   - 输入中文 → 按快捷键 → 得到英文

步骤3:快捷键设置(可跳过)
   - 默认快捷键:Ctrl+Shift+T
   - 如冲突可自定义

步骤4:开始使用
   - [开始体验] 按钮
   - 不再显示此引导

要点:
- 可以随时跳过
- 不要超过30秒
- 突出核心价值

第七步:测试和验证

综合测试

功能测试清单:

基础功能:
☑ 翻译中英互译
☑ 场景自动识别
☑ 快捷键正常工作
☑ 不同网站兼容性

高级功能:
☑ 翻译历史保存和查询
☑ 个人词典生效
☑ 语法检查准确
☑ 导入导出正常

性能:
☑ 翻译响应<2秒
☑ 缓存命中<100ms
☑ 内存占用<5MB
☑ 无内存泄漏

用户体验:
☑ 加载状态清晰
☑ 动画流畅自然
☑ 提示友好易懂
☑ 快捷键工作正常

压力测试

极端场景测试:

  1. 大量数据:1000条历史记录
  2. 频繁操作:1分钟内翻译100次
  3. 长时间运行:连续运行8小时
  4. 网络异常:断网、慢速网络、超时

测试结果:

  • ✓ 大量数据下性能稳定
  • ✓ 频繁操作不会崩溃
  • ✓ 长时间运行内存稳定
  • ✓ 网络异常处理得当

用户测试

找5个真实用户测试:

  1. 程序员:GitHub场景
  2. 外贸人员:商务邮件场景
  3. 留学生:Reddit讨论场景
  4. 产品经理:多种场景混合
  5. 完全小白:第一次使用

收集反馈:

  • 使用流程顺畅吗?
  • 有什么困惑的地方?
  • 翻译质量满意吗?
  • 性能可以接受吗?
  • 还希望有什么功能?

根据反馈优化:

  • 调整UI文案
  • 简化操作流程
  • 修复发现的bug
  • 记录功能需求

本章总结

通过这一章的开发,我们把插件从MVP打磨成了正式产品:

新增功能:

  1. 翻译历史系统:记录、搜索、重用历史翻译
  2. 个人词典功能:自定义词汇、导入导出
  3. 语法检查集成:智能检测语法错误
  4. 性能大幅优化:速度提升40倍、内存减少80%
  5. 用户体验优化:流畅动画、友好提示

关键经验:

  1. 高级功能要基于用户反馈:不是拍脑袋想,而是解决真实问题
  2. 性能优化价值巨大:好的性能是良好体验的基础
  3. 细节决定成败:微交互、提示信息这些细节很重要
  4. 持续测试很必要:自己测、压力测、用户测,一个不能少

最重要的认知转变: 从"能用"到"好用",不只是加功能,更是:

  • 打磨性能
  • 优化体验
  • 完善细节
  • 持续迭代

AI的价值体现:

  • 快速实现新功能
  • 辅助性能分析
  • 生成测试用例
  • 持续迭代优化

但是,判断什么功能重要、如何设计才好用,这些还是要人来决定。AI是执行者,人是决策者。


下期预告:测试与质量保证

功能都有了,性能也优化了,但是怎么保证质量?下一章我们要:

  1. 建立测试体系:单元测试、集成测试、端到端测试
  2. 用AI编写测试用例:自动生成测试代码
  3. 自动化测试流程:CI/CD集成
  4. Bug管理和修复:用CCPM管理bug
  5. 质量标准制定:什么叫"可以发布"

**剧透:**测试听起来枯燥,但用AI辅助后,测试也可以很高效。我们会展示如何让AI帮你写测试、跑测试、分析结果。

完善的测试是发布前的最后一道保障,下期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