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全程驱动Chrome插件开发实战系列
上期回顾
上一章我们用Claude、ChatGPT、Gemini三个AI工具对"一键中英翻译插件"这个想法进行了全面验证:
- Claude确认了技术可行性 - Chrome插件完全能实现这个功能
- ChatGPT分析了用户画像 - 程序员、留学生、外贸人员都有这个需求
- Gemini做了竞品调研 - 现有插件都不是这个思路,有差异化价值
三个AI都说这个方向靠谱,但是光靠AI分析还不够,我们得去找真实用户聊聊。
第二章:深入用户调研,让AI帮我们设计问卷和访谈
为什么要做用户调研?
说实话,很多人做产品都是拍脑袋决定的。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棒,用户肯定喜欢,结果做出来没人用。
我之前也犯过这种错误。自己觉得很cool的功能,用户根本不买账。所以这次我决定先搞清楚用户到底想要什么,再开始做产品。
但是问题来了:我不是专业的用户研究员,不知道怎么设计问卷,怎么做访谈。
没关系,AI来帮忙!
第一步:让ChatGPT帮我设计用户调研问卷
我的需求
我需要一份问卷,能够快速筛选出真正有需求的用户,同时了解他们的使用场景和痛点。

我问ChatGPT的话
我要做用户调研,了解"中英翻译插件"的需求。目标用户是经常需要在英文网站上用英文交流的中文用户。
请帮我设计一份调研问卷,要求:
1. 问题数量控制在15个以内,不能让用户觉得烦
2. 既要筛选出真正的目标用户,又要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
3. 问题要自然,不能太生硬
4. 最好能挖出一些我们没想到的需求
我打算把问卷发到程序员群、留学生群、外贸群里去收集。
ChatGPT给我的问卷设计
ChatGPT很贴心地给了我一份结构化的问卷,我摘录几个关键问题:
筛选性问题(确定目标用户):
- 你是否经常需要在英文网站上发言或交流?(Reddit、GitHub、Discord等)
- A. 经常(每周3次以上)
- B. 偶尔(每周1-2次)
- C. 很少(每月几次)
- D. 基本不用
- 在英文网站交流时,你通常怎么处理中英文转换?
- A. 直接用英文思考和输入
- B. 先想中文,再翻译成英文
- C. 借助翻译工具
- D. 尽量避免复杂表达
痛点挖掘问题:
- 使用翻译工具时,你觉得最麻烦的是什么?
- A. 需要打开新网页/软件
- B. 复制粘贴很繁琐
- C. 翻译质量不好
- D. 打断思路,影响交流节奏
- 你最常在哪些场景下需要中英翻译?(多选)
- A. 在GitHub上提交issue或PR
- B. 在Reddit上参与讨论
- C. 在Discord/Slack等聊天
- D. 在技术论坛回答问题
- E. 在社交媒体发言
- F. 其他__________
需求验证问题:
- 如果有一个浏览器插件,能让你在任何输入框中输入中文,按快捷键自动转换为英文,你会使用吗?
- A. 非常愿意,正是我需要的
- B. 可能会试试
- C. 不太确定
- D. 不会使用
我觉得ChatGPT设计得怎么样?
整体很不错!问题逻辑清楚,从筛选到痛点到需求验证,层层递进。
但我发现了几个问题:
- 问题还是有点多,担心用户没耐心填完
- 有些选项太技术化,普通用户可能看不懂
- 缺少开放性问题,可能漏掉一些意外的需求
第二步:让Claude帮我优化问卷
我把ChatGPT的问卷和我的担心都告诉Claude,让它帮我优化。
我问Claude的话
ChatGPT给我设计了这份问卷,但我觉得还有优化空间:
1. 问题太多了,用户可能没耐心
2. 有些技术词汇用户可能不理解
3. 缺少开放性问题
你能帮我优化一下吗?目标是10个问题以内,既要高效又要有效。
以下是ChatGPT设计的问卷:
【中英翻译插件用户需求调研问卷】
1. 你是否经常需要在英文网站上发言或交流?(Reddit、GitHub、Discord等)
- A. 经常(每周3次以上)
- B. 偶尔(每周1-2次)
- C. 很少(每月几次)
- D. 基本不用
2. 在英文网站交流时,你通常怎么处理中英文转换?
- A. 直接用英文思考和输入
- B. 先想中文,再翻译成英文
- C. 借助翻译工具
- D. 尽量避免复杂表达
3. 使用翻译工具时,你觉得最麻烦的是什么?
- A. 需要打开新网页/软件
- B. 复制粘贴很繁琐
- C. 翻译质量不好
- D. 打断思路,影响交流节奏
4. 你最常在哪些场景下需要中英翻译?(多选)
- A. 在GitHub上提交issue或PR
- B. 在Reddit上参与讨论
- C. 在Discord/Slack等聊天
- D. 在技术论坛回答问题
- E. 在社交媒体发言
- F. 其他__________
5. 如果有一个浏览器插件,能让你在任何输入框中输入中文,按快捷键自动转换为英文,你会使用吗?
- A. 非常愿意,正是我需要的
- B. 可能会试试
- C. 不太确定
- D. 不会使用
6. 你希望翻译结果更注重什么?
- A. 语法正确性
- B. 表达的自然度
- C. 翻译速度
- D. 专业术语的准确性
7. 你的英文写作水平如何?
- A. 很好,基本没有问题
- B. 还可以,偶尔需要帮助
- C. 一般,经常需要翻译工具
- D. 较差,主要依赖翻译
8. 你认为理想的翻译插件还应该具备什么功能?
- A. 支持多种语言互译
- B. 智能语法检查
- C. 保存翻译历史
- D. 自定义专业词典
9. 你愿意为优质的翻译插件付费吗?
- A. 愿意,好工具值得投资
- B. 看价格,便宜可以考虑
- C. 更倾向于免费版本
- D. 不会付费
10. 你目前主要使用哪些翻译工具?(多选)
- A. Google翻译
- B. 百度翻译
- C. DeepL翻译
- D. 有道翻译
- E. 其他翻译插件
- F. 不使用翻译工具
11.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放弃用英文表达而选择沉默?
- A. 担心语法错误被嘲笑
- B. 翻译工具太麻烦,懒得用
- C. 怕表达不准确造成误解
- D. 从不会因为语言问题放弃表达
12. 你希望翻译插件的快捷键是?
- A. Ctrl+T
- B. Ctrl+Shift+T
- C. Ctrl+Enter
- D. 自定义设置
13. 如果插件能学习你的表达习惯,你觉得有用吗?
- A. 非常有用,省很多时间
- B. 有一定帮助
- C. 无所谓
- D. 担心隐私问题
14. 你最希望在哪个平台使用这个翻译功能?
- A. GitHub等代码平台
- B. Reddit等讨论社区
- C. 工作邮件和文档
- D. 社交媒体平台
15. 请留下您的邮箱,我们会分享产品开发进展(可选)
Claude给我的优化建议
Claude分析后给了我一个精简版本,核心改动:
1. 合并相似问题 把"使用频率"和"使用场景"合并成一个问题,用场景选项来判断频率。
2. 简化语言 把"GitHub上提交issue或PR"改成"在代码托管网站上反馈问题",更容易理解。
3. 增加开放性问题 在最后加了一个:"除了翻译功能,你还希望这个插件有什么其他功能?"
4. 重新排序 把最核心的需求验证问题放到前面,如果用户对主功能都不感兴趣,后面就不用问了。

最终版问卷(只有8个问题)
1. 你在以下哪些场景中需要用英文交流?(多选)
- 技术讨论区(如GitHub、Stack Overflow)
- 国际论坛(如Reddit)
- 聊天软件(如Discord、Slack)
- 社交媒体(如Twitter、LinkedIn)
- 工作邮件或文档
- 很少或从不
2. 在英文网站交流时,你通常怎么处理中英文转换?
- 直接用英文思考输入
- 中文思考,然后"硬翻"成英文
- 用翻译软件或网站辅助
- 尽量用简单词汇,避免复杂表达
3. 如果有浏览器插件,让你输入中文后按快捷键自动变英文,你会用吗?
- 非常需要,马上就想试试
- 挺有用的,会考虑使用
- 无所谓,现在的方法也行
- 不会用,觉得没必要
4. 使用翻译工具时,什么最让你头疼?
- 复制粘贴太繁琐
- 需要切换网页或应用
- 翻译质量差,语法奇怪
- 打断思路,影响交流节奏
5. 你最希望翻译插件在翻译质量上注意什么?
- 语法正确,读起来自然
- 保持原意,不要曲解
- 符合语境,不要太生硬
- 快速准确就行
6. 你愿意为好用的翻译插件付费吗?
- 愿意,好工具值得付费
- 看价格,便宜的话可以
- 更倾向于免费版本
- 不会付费
7. 除了翻译,你还希望插件有什么功能?(开放性问题)
8. 留下你的联系方式,我们后续想深入聊聊(可选)
第三步:让Gemini帮我制定用户访谈计划
有了问卷还不够,我还需要和一些核心用户深入聊聊,了解他们更细致的需求。
我问Gemini的话
问卷能收集到定量数据,但我还需要定性的深入访谈。请帮我设计一个用户访谈计划:
1. 需要访谈几个用户比较合适?
2. 每次访谈多长时间?
3. 访谈大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?
4. 怎么选择访谈对象?
5. 有什么访谈技巧可以让用户说真话?
我的目标是验证需求,发现新机会,为产品功能设计提供输入。
Gemini的访谈策略建议
访谈规模:
- 第一轮:6-8个深度访谈(每个用户类型2-3个)
- 时长:30-45分钟,再长用户会累
- 形式:线上语音/视频,方便录音和记录
用户选择标准:
- 从问卷中筛选出"非常需要"的用户
- 覆盖不同的使用场景(技术、社交、工作)
- 包含不同的英文水平(初中高级都要有)
访谈大纲设计:
开场(5分钟)
- 自我介绍,说明访谈目的
- 询问录音权限
- 轻松话题开场,缓解紧张
现状了解(15分钟)
- 详细了解目前的中英翻译流程
- 让用户演示一次完整的操作过程
- 询问在哪些具体网站遇到问题最多
痛点深挖(15分钟)
- "能描述一次让你印象深刻的翻译体验吗?"
- "什么情况下你会放弃发言?"
- "现有翻译工具哪个地方最让你不爽?"
需求验证(10分钟)
- 描述我们的产品概念,询问反馈
- "如果有这个功能,你的工作流会有什么改变?"
- "你觉得什么样的快捷键最方便?"
需求拓展(5分钟)
- "除了翻译,还有什么相关需求?"
- "你觉得这个插件还可以做什么?"
访谈技巧指导
Gemini还给了我一些很实用的访谈技巧:
- 多问"为什么":不要满足于表面答案,继续往下挖
- 让用户说故事:具体的使用场景比抽象的需求描述更有价值
- 观察用户行为:让用户演示现有的工作流程,看看真实的痛点
- 保持中性:不要引导用户给出我们想听的答案
第四步:实际执行调研和访谈
问卷发放渠道
我把问卷发到了几个地方:
- 程序员微信群(3个)
- 留学生QQ群(2个)
- 外贸从业者群(1个)
- 我的朋友圈
48小时后的数据收集结果
收到了136份有效问卷,数据很有意思:
核心发现:
- 78%的用户确实有这个需求,其中42%表示"非常需要"
- 最大痛点是"打断思路"(占61%),不是我原先想的"复制粘贴繁琐"
- GitHub使用场景最多(占73%),Reddit第二(占58%)
- 意外发现:34%的用户提到希望支持"英译中"
用户付费意愿:
- 18%愿意直接付费
- 45%说看价格,便宜可以考虑
- 37%倾向免费版本
意外的需求(开放性问题的收获):
- "希望能记住我的翻译历史"
- "能不能支持专业词汇定制?"
- "可以做语法检查吗?"
- "希望能学习我的表达习惯"
用户访谈的惊喜发现
我选了8个用户深度访谈,每个都有意外收获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GitHub重度用户小李:
"我每天要在GitHub上处理很多issue,经常需要解释技术问题。用Google翻译的话,翻译出来的技术术语经常不准确,还得手动修改。如果你的插件能学习我常用的技术词汇就好了。"
还有一个外贸用户小王:
"我不只是需要翻译,有时候需要调整语气。比如对客户要礼貌一些,在技术讨论里可以直接一些。同样的中文,在不同场景下的英文表达应该不一样。"
调研总结:三个关键洞察
通过问卷和访谈,我发现了三个重要洞察:
洞察1:需求确实存在且强烈 78%的用户有需求,说明市场足够大。而且用户描述痛点时很具体、很生动,说明这是真痛点。
洞察2:不只是翻译,还有个性化需求 用户希望插件能"学习"他们的表达习惯,在不同场景下用不同的语气和词汇。这比单纯的翻译更有价值。
洞察3:技术用户是最核心的群体 GitHub场景占比最高,而且这群用户付费意愿更强,对产品质量要求也更高。可以考虑从这个垂直领域切入。
用AI分析调研数据
最后,我把所有的问卷数据和访谈记录都丢给Claude,让它帮我做更深入的分析。

我问Claude的话
我做了用户调研,收集了136份问卷和8次访谈。请帮我分析这些数据,找出:
1. 核心用户画像和特征
2. 最重要的产品需求
3. 产品功能的优先级建议
4. 可能的商业模式
5. 需要注意的风险点
以下是具体的调研数据:
【问卷数据汇总】
总样本:136份
- 年龄分布:22-35岁占78%
- 职业分布:程序员45%,产品/运营18%,外贸12%,留学生15%,其他10%
- 英文水平自评:中等偏上占67%
各题数据:
Q1 使用场景分布(多选):
- GitHub等技术平台:73%
- Reddit论坛:58%
- Discord聊天:41%
- 工作邮件:39%
- 社交媒体:31%
Q2 处理方式:
- 翻译工具辅助:52%
- 中文思考硬翻:31%
- 直接英文思考:12%
- 简化表达:5%
Q3 使用意愿:
- 非常需要:42%
- 会考虑使用:36%
- 无所谓:15%
- 不会用:7%
Q4 最大痛点:
- 打断思路:61%
- 复制粘贴繁琐:23%
- 翻译质量差:11%
- 切换应用麻烦:5%
Q5 翻译质量要求:
- 语法自然:48%
- 保持原意:28%
- 符合语境:19%
- 快速准确:5%
Q6 付费意愿:
- 愿意付费:18%
- 看价格:45%
- 倾向免费:37%
Q7 额外功能需求(开放回答,高频词汇统计):
- "翻译历史记录" 出现47次
- "专业词汇定制" 出现34次
- "英译中功能" 出现31次
- "语法检查" 出现28次
- "语气调整" 出现22次
- "快捷键自定义" 出现19次
【访谈记录摘要】
访谈对象8人:程序员3人,外贸2人,留学生2人,产品经理1人
关键quote:
访谈者A(GitHub重度用户):"每天处理issue,Google翻译的技术术语经常不准,还得手动改,很烦。"
访谈者B(外贸):"不只要翻译,还要看场合。对客户要礼貌,技术讨论要直接,同样的中文在不同地方英文应该不一样。"
访谈者C(留学生):"在课堂讨论group里发言,怕语法错误丢脸,经常就不说话了。"
访谈者D(程序员):"我现在的流程是:打中文→复制→开新标签→Google翻译→复制英文→回到原页面→粘贴。太蠢了。"
访谈者E(产品经理):"希望能记住我的翻译风格,学会我常用的表达方式。"
主要痛点总结:
1. 操作流程打断思维连贯性
2. 翻译质量无法满足专业场景需求
3. 无法根据语境调整语气和用词
4. 缺少个性化和学习能力
5. 没有便捷的撤销和修改机制
潜在需求发现:
1. 双向翻译需求(英译中)
2. 场景化翻译(技术/商务/社交不同风格)
3. 个人词典和翻译记忆
4. 协作功能(团队共享词典)
Claude的数据分析报告
Claude给了我一份很专业的分析报告,核心结论:
用户画像重新定义:
- 核心用户:技术从业者(程序员、产品经理、技术写作者)
- 次要用户:国际化从业者(外贸、留学生、跨境电商)
- 共同特征:英文阅读能力强,写作能力相对弱,对效率工具敏感
功能优先级建议:
- MVP核心功能:中英翻译 + 快捷键操作
- 第二版本:翻译历史记录 + 常用词汇学习
- 第三版本:语境感知(技术/商务/社交不同语气)
- 未来规划:英译中 + 语法检查
商业模式建议:
- 免费版:基础翻译功能,每天限制使用次数
- 付费版:无限次数 + 词汇学习 + 翻译历史
- 定价建议:月费9.9元或年费99元
本章总结
通过AI辅助的用户调研,我们不仅验证了产品需求的真实性,还发现了更大的机会:
- 需求验证:78%的用户确实需要这个产品
- 用户细分:技术用户是最核心的群体
- 功能升级:从简单翻译升级为智能化翻译助手
- 商业价值:有清晰的付费模式和用户群体
最重要的是,我们发现了一个比原来想法更有价值的产品方向:不只是翻译工具,而是为中国技术人员打造的英文写作助手。
下期预告:产品功能设计,让AI帮我们把需求变成具体方案
基于用户调研的结果,下一章我们要让AI帮我们:
- 重新设计产品功能 - 基于真实需求调整产品定位
- 绘制信息架构图 - 让Claude帮我们规划产品结构
- 编写详细的PRD - 用ChatGPT生成产品需求文档
- 设计技术架构 - 让Gemini帮我们规划技术实现方案
**剧透:**调研结果让我们决定做一个更大的产品,不只是翻译插件,而是一个完整的"英文写作助手"。功能包括翻译、语法检查、语气调整、专业词汇建议等等。
这样的产品价值更大,也更有商业前景。你觉得这个方向怎么样?
AI全程驱动Chrome插件开发实战系列-深入用户调研,让AI帮我们设计问卷和访谈 2/11
通过AI辅助的用户调研,我们不仅验证了产品需求的真实性,还发现了更大的机会: 需求验证:78%的用户确实需要这个产品 用户细分:技术用户是最核心的群体 功能升级:从简单翻译升级为智能化翻译助手 商业价值:有清晰的付费模式和用户群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