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产品系列-竞品分析(1/6)】新手小白如何做竞品分析-先了解竞品分析是什么
如果你刚接触产品工作,或者对互联网行业感兴趣,你一定听过"竞品分析"这个词。很多人把它说得很高大上,仿佛是什么高深的技能。但其实,竞品分析就像我们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一样简单直接。
其实你早就在做竞品分析了
想象一下,你要买一部新手机。你会怎么做?
- 先看看市面上有哪些热门手机
- 对比它们的价格、配置、外观
- 看看其他用户的评价和使用感受
- 最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选择
恭喜你,这就是最朴素的竞品分析!你把市面上的手机当作"竞品",通过对比分析,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。
graph TD A[我要买手机] --> B[收集手机信息] B --> C[对比分析] C --> D[做出选择] B --> B1[iPhone 15] B --> B2[华为 Mate 60] B --> B3[小米 14] C --> C1[价格对比] C --> C2[功能对比] C --> C3[用户评价]
竞品分析到底是什么?
简单来说,竞品分析就是研究竞争对手或相关产品,从而为自己的产品决策提供参考的过程。
就像古代兵法说的"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",你需要:
- 知己:清楚自己产品的优势和不足
- 知彼: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,做得怎么样
- 百战不殆:基于这些信息做出更好的产品决策
两种不同的分析角度
竞品分析有两个重要的角度,我们用买车来打个比方:
客观分析:用事实说话
就像你在汽车网站上看到的参数表:
- 价格:20万
- 油耗:6.5L/100km
- 安全评级:五星
- 销量:月销8000台
这些都是客观事实,不掺杂个人感情,谁来看都是一样的数据。
在产品分析中,客观分析包括:
- 收集产品的基本信息(价格、功能、用户数量等)
- 整理市场数据和用户反馈
- 用表格和图表展示这些信息
主观分析:加入你的判断
但光有数据还不够,你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验做判断:
- 这个价格对我来说贵不贵?
- 这些功能我用得上吗?
- 这个品牌的售后服务怎么样?
- 开起来舒不舒服?
这就是主观分析,需要你基于客观事实,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。
在产品分析中,主观分析包括:
- 分析用户使用流程的体验好坏
- 判断功能设计的优劣
- 预测市场趋势和机会
graph LR A[竞品分析] --> B[客观分析] A --> C[主观分析] B --> B1[信息收集] B --> B2[数据整理] B --> B3[Excel建表] B --> B4[可视化图表] C --> C1[用户流程分析] C --> C2[功能体验判断] C --> C3[市场机会评估]
为什么竞品分析这么重要?
1. 避免闭门造车
很多产品失败的原因就是"自嗨"——团队内部觉得产品很棒,但用户并不买账。通过竞品分析,你可以:
- 了解市场上已经有什么解决方案
- 看看用户真正需要什么
- 避免重复造轮子
2. 找到差异化机会
市场上很少有完全空白的领域,但通过分析竞品,你可以发现:
- 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
- 用户还没被满足的需求
- 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
就像网易云音乐,在QQ音乐、酷狗音乐已经很成熟的市场中,通过分析发现用户对"音乐社交"和"个性化推荐"有强烈需求,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。
3. 学习最佳实践
竞品分析不是为了抄袭,而是为了学习。看看别人:
- 哪些功能做得特别好
- 用什么方式解决用户问题
- 有什么创新的思路
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,做出更好的产品。
什么时候需要做竞品分析?
其实,竞品分析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:
- 产品规划阶段:了解市场现状,找准定位
- 功能设计阶段:参考优秀的交互和界面设计
- 运营推广阶段:学习成功的营销策略
- 产品迭代阶段:持续关注竞品动态,保持竞争力
给新手的建议
如果你是刚入门的新手,建议你:
- 从自己熟悉的产品开始:比如你天天用的微信、淘宝、抖音
- 先做简单的对比:比较几个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用户体验
- 多问几个为什么:为什么这个功能要这样设计?为什么用户会喜欢?
- 记录下来:把你的发现和思考写下来,这就是最初的竞品分析报告
小结
竞品分析其实没有那么神秘,它就是一种系统性的对比和学习方法。通过客观的信息收集和主观的判断分析,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产品决策。
就像孙子兵法说的"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",在产品的战场上,竞品分析就是你的情报工作。做好了,你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;做不好,就可能在市场中迷失方向。
下一篇文章,我们会讲到什么时候需要做竞品分析,以及4个最常见的应用场景。这些场景覆盖了从创业公司到成熟企业,从求职新人到资深产品经理的各种情况。
记住,每个成功的产品背后,都有无数次的竞品分析作为支撑。现在,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