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产品系列-市场分析5/10】瑞幸的秘密:为什么一直亏钱还能一直开店?
拆解一个"看起来不赚钱,实际上很赚钱"的商业模式
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:
瑞幸一杯咖啡卖15块,成本至少10块,扣掉房租、人工、设备折旧...理论上应该是亏钱的。
但为什么它不仅没倒闭,反而越开越多,股价还涨了20多倍?
今天我们来拆解这个"看起来亏钱,实际很赚钱"的商业模式,顺便学会一个分析任何生意的万能工具。
一个让人困惑的商业现象
算一笔明账
我们先算算瑞幸一杯咖啡的成本:
直接成本:
- 咖啡豆:2-3元
- 牛奶、糖浆等:1-2元
- 杯子、吸管等:0.5元
- 小计:4-5.5元
间接成本:
- 房租分摊:2-3元/杯
- 人工分摊:2-3元/杯
- 设备折旧:1元/杯
- 小计:5-7元/杯
总成本:9-12.5元/杯
而瑞幸的平均售价只有15-20元,看起来利润微薄,甚至亏本。
更困惑的现象
但现实中你看到的是:
- 瑞幸门店从2018年的2000家,增长到2025年的18000+家
- 股价从退市时的1.38美元涨到现在的30美元+
- 每个季度财报都在增长
- 投资人排队投钱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答案:你看到的只是表面
关键在于:瑞幸卖的根本不是咖啡,而是一个数据驱动的零售网络。
让我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来解释:
传统咖啡店的逻辑:
卖咖啡 → 赚差价 → 开更多店
瑞幸的逻辑:
卖咖啡 → 获取用户 → 分析数据 → 优化运营 → 降低成本 → 提高效率 → 规模化盈利
看起来复杂?我们用商业模式画布来拆解。
工具时间:商业模式画布
商业模式画布是分析任何生意的万能工具,包含9个关键要素:
别被这个复杂的图吓到,其实就是9个简单问题:
- 客户细分:你为谁创造价值?
- 价值主张:你能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?
- 渠道通路:你如何接触客户?
- 客户关系:你如何与客户互动?
- 收入来源:你如何赚钱?
- 关键资源:你需要什么关键资源?
- 关键活动:你要做哪些关键事情?
- 关键伙伴:你需要哪些合作伙伴?
- 成本结构:你的主要成本是什么?
实战:用画布分析瑞幸商业模式
现在我们用这个工具来填空,看看瑞幸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:
1. 客户细分:不只是咖啡爱好者
- 主力用户:25-40岁上班族(追求便利+性价比)
- 新增用户:18-25岁学生(被优惠券吸引)
- 增量用户:原本不喝咖啡的人(被低价策略教育)
2. 价值主张:重新定义咖啡消费
- 对比星巴克:便宜一半,快一倍
- 对比便利店:品质更好,品牌更强
- 独特价值:15分钟内送到手,价格亲民的品质咖啡
3. 渠道通路:线上+线下融合
- 线上:App下单(占比80%+)
- 线下:密集小店网络
- 配送:自建+外卖平台
4. 客户关系:数据驱动的个性化
- 获客:首杯免费+优惠券
- 留存:个性化推荐+会员体系
- 活跃:每周新品+限时优惠
5. 收入来源:多元化盈利
- 主要收入:咖啡销售(70%)
- 增量收入:轻食、零食(20%)
- 未来收入:广告、数据服务(10%)
6. 关键资源:数据就是石油
- 数字资产:用户数据、消费习惯
- 物理资产:门店网络、供应链
- 品牌资产:年轻化品牌形象
7. 关键活动:标准化运营
- 产品研发:每月推新品
- 供应链管理:成本控制
- 数据分析:用户行为洞察
- 营销推广:精准获客
8. 关键伙伴:生态协同
- 供应商:咖啡豆、设备供应商
- 技术伙伴:支付、配送平台
- 地产商:优质点位合作
9. 成本结构:规模效应降本
- 最大成本:原材料(40%)
- 次要成本:房租(25%)
- 人工成本:相对较低(20%)
- 营销成本:数字化降低(15%)
瑞幸vs星巴克:两种模式的较量
现在我们用同样的画布对比分析:
星巴克:第三空间模式
价值主张:社交空间+咖啡体验
收入模式:高客单价+长时间停留
成本结构:高房租+重体验
关键资源:品牌+优质地段
瑞幸:数字化零售模式
价值主张:便利+性价比
收入模式:高频次+规模化
成本结构:标准化+数据驱动
关键资源:用户数据+供应链效率
哪个模式更高明?
答案:都高明,但面向不同需求
星巴克适合需要社交空间的用户
瑞幸适合追求效率的用户
关键是:瑞幸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巨大市场——只想要一杯好咖啡,不需要复杂体验的用户。
小白必懂:什么是商业模式?
看完瑞幸的分析,你可能会问: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?
简单来说,商业模式就是回答3个问题:
1. 你为谁创造什么价值?
- 瑞幸:为忙碌上班族提供便宜快捷的咖啡
- 星巴克:为追求品质生活的人提供第三空间
2. 你如何创造和传递这个价值?
- 瑞幸:通过数字化运营+密集布点
- 星巴克:通过精选地段+体验设计
3. 你如何从中获得回报?
- 瑞幸:通过规模化+数据价值
- 星巴克:通过品牌溢价+高客单价
好的商业模式就是找到这三个问题的最优解。
瑞幸真正的赚钱秘密
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:
秘密1:单店亏钱,规模赚钱
- 前期:用亏损换市场份额
- 中期:用规模降低成本
- 后期:用效率实现盈利
秘密2:表面卖咖啡,实际卖数据
- 每一杯咖啡都是数据收集
- 用户画像越来越精准
- 运营效率不断提升
秘密3:不只是咖啡店,而是零售平台
- 咖啡是引流产品
- 轻食、零食是利润产品
- 未来可以卖更多品类
秘密4:资本市场看重的是增长潜力
- 股价反映的是未来价值
- 投资人买的是成长故事
- 市场认可这个商业模式
思考:你常去的店,它靠什么赚钱?
现在轮到你了!用商业模式画布分析一个你经常去的店:
比如你楼下的便利店:
- 客户细分:附近居民+上班族
- 价值主张:24小时便利购物
- 渠道通路:实体店+外卖
- 客户关系:熟客关系
- 收入来源:商品销售+服务费
- 关键资源:地段+供应链
- 关键活动:采购+销售+服务
- 关键伙伴:供应商+物业
- 成本结构:房租+人工+商品成本
再比如海底捞:
- 价值主张:不只是火锅,而是服务体验
- 收入来源:餐饮+外卖+调料零售
- 关键资源:服务文化+供应链
- 成本结构:人工成本高,但客单价也高
发现了吗?不同的生意有完全不同的赚钱逻辑!
给创业者的启发
瑞幸的故事给我们几个重要启发:
1. 重新定义市场
不要只看现有市场,要创造新市场。瑞幸发现了"快咖啡"这个新品类。
2. 数据就是资产
每一次交易都要收集数据,数据比短期利润更重要。
3. 规模化思维
前期亏损不可怕,关键是能否通过规模化实现盈利。
4. 技术驱动降本
用技术提高效率,用数据优化运营,这是互联网公司的基本功。
作业时间
用商业模式画布分析一个你感兴趣的品牌:
步骤1: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品牌(可以是线上或线下)
步骤2:填写9个要素的画布
步骤3:思考这个商业模式的优缺点
步骤4:如果是你,你会如何改进?
加分题:对比分析两个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差异
写在最后
瑞幸的秘密其实不复杂: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生意,用数据驱动优化运营效率。
关键是要:
- 重新定义价值主张
- 找到规模化路径
- 建立数据资产
- 持续优化模式
下一篇预告:《为什么你觉得"有用"的产品,别人觉得"鸡肋"?》
我们来聊聊需求洞察的真相——同样的产品,为什么有人觉得是神器,有人觉得是垃圾?ChatGPT教会我们什么?
今日作业:用商业模式画布分析一个你感兴趣的品牌,看看它的赚钱逻辑。
推荐工具:可以用Miro、Figma或者就在纸上画,关键是思考过程!
期待你的分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