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产品系列-需求分析 1/8】:为什么要做需求分析?从ChatGPT爆火看产品成功的根本
如果我问人们要什么,人们只会告诉我他们要的是跑得更快的马。 —— 亨利·福特
2025年1月,当TikTok禁令在美国生效后,意外的事情发生了:大量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,让这个中国应用一夜之间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榜首。同样的现象我们也在ChatGPT身上见过——2022年底横空出世,5天内从0到100万用户,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应用。
但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:为什么同样的GPT技术,OpenAI能做出现象级产品,而市面上那些GPT包装产品却大多昙花一现?为什么小红书能接住TikTok的用户,而其他替代应用却不行?
答案就在今天要和你聊的话题里:需求分析。
🚀 产品成功的三个层次:从ChatGPT看产品演进
💡 核心观点: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从功能到价值到生态的跨越
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软件产品是如何从"能用"走向"成功"的:
第一层:满足一个需求,解决一个问题
特征:用户使用一次,解决当下问题
2022年11月,ChatGPT刚发布时,大部分人把它当作一个"智能聊天机器人"。用户的想法很简单:
- "我想要一个能回答问题的AI"
- "我想要一个能帮我写文章的工具"
- "我想要一个编程助手"
这是最表面的需求满足。用户有问题,产品给答案,一次性交易。
💡 表面需求:功能对功能的简单映射
第二层:满足深层需求,持续解决问题
特征:用户继续使用,愿意付费
但OpenAI很快发现,用户的真实需求远不止这些。根据最新数据,2025年1月ChatGPT月活用户已超过3.5亿,APP端增长率高达33.2%。通过大量的用户行为分析,他们发现:
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?
- 不是一个聊天机器人,而是一个智能工作助手
- 不是回答问题,而是提升工作效率
- 不是简单对话,而是增强个人能力
于是我们看到了ChatGPT的进化:
- 2023年3月:推出GPT-4,大幅提升能力
- 2023年5月:推出插件系统,连接外部服务
- 2023年11月:推出GPTs,让每个人都能定制AI助手
- 2024年:推出GPT Store,构建AI应用生态
- 2024年收入达27亿美元,企业用户从15万激增至60万
💡 深层需求:从痛点到价值的跨越
第三层:满足大多数用户深层需求,演变成商业模式
特征:产品持续盈利,形成生态平台
到了2025年,ChatGPT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,而是:
- 开发者平台:API服务覆盖全球
- 应用生态:GPT Store里有数百万个定制GPT
- 商业基础设施:从个人用户到企业级服务的完整链条
- 预计2025年收入将达116亿美元
这就是产品成功的三个层次。而需求分析,就是帮你准确定位用户在哪个层次,并找到通往更高层次的路径。
💡 为什么用户说的≠用户想的?2025年最新案例解析
💡 行为数据胜过用户调研
案例1:小红书意外接住TikTok用户(2025年1月)
2025年1月最新数据:
- TikTok禁令生效后,小红书跃居美国App Store免费榜首
- 美国日活用户从12月的37万激增至1月峰值130万
- 全球用户从3亿增长,海外用户增长28%
用户表面说的:寻找TikTok替代品 用户真正需要的:
- 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内容
- 真实的消费决策参考
- 有价值的社区互动体验
小红书的成功:不只是短视频平台,而是"生活方式决策平台"
- 2024年日均搜索量6亿次,被称为"年轻人的百度"
- 搜索流量占全平台流量的65%
- 2025年预计日均搜索量将达10亿次
案例2:ChatGPT vs GPT包装产品的差异(2024-2025)
💡 技术相同,需求理解决定成败
大多数GPT包装产品的思路:
- 用户说:我想要AI聊天
- 产品做:包装一个聊天界面
- 结果:用户用几次就不用了
ChatGPT的思路:
- 用户说:我想要AI聊天
- 深度分析: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?
- 程序员需要编程助手(GitHub Copilot类型)
- 写作者需要创作工具
- 学生需要学习伙伴
- 企业需要效率工具
- 解决方案:构建多场景、可定制的AI助手平台
案例3:抖音的算法逻辑(2025年数据)
2025年最新数据:
- 抖音日活用户5.4亿,人均使用时长115分钟
- 短剧内容渗透率达66.1%
抖音不问用户想看什么,而是:
- 观察用户看什么(行为数据)
- 分析用户看多久(兴趣强度)
- 研究用户互动方式(参与程度)
- 理解用户分享动机(社交需求)
💡 数据驱动的需求理解
通过行为分析理解需求,而不是问卷调查。
🔥 为什么2025年更需要需求分析?
💡 理解需求成为核心竞争力
1. 市场竞争更激烈
2025年的互联网已经是存量竞争:
- 新媒体平台全网用户达10.71亿,渗透率85.7%,增长放缓
- 同质化产品太多,差异化是生存关键
- 用户对产品体验要求越来越高
2. 技术门槛降低
AI时代,技术实现变得更容易:
- 调用API就能做出AI产品
- 低代码工具让开发门槛降低
- 云服务让基础设施成本下降
结果:技术不再是壁垒,理解用户需求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3. 用户需求变化更快
- AI技术改变了效率工具需求
- 短剧、直播带货等新形态快速崛起
- Z世代消费观念快速演进
不持续分析需求,产品很快就会过时。
4. 试错成本更高
虽然开发门槛降低,但:
- 获客成本越来越高
- 用户换产品的成本越来越低
- 一次失败的产品体验很难挽回
必须在开发前就把需求分析清楚。
🎯 需求分析的核心:理解人性
💡 需求分析 = 人性洞察
需求分析不是简单的功能列表,而是对人性的深度理解。
用户的三个层次
- 说出来的(表面需求):用户能明确表达的功能需求
- 做出来的(行为需求):用户实际的使用行为
- 想要的(深层需求):用户内心真正的期望和动机
2025年版本:小红书的搜索逻辑
小红书不只是问用户想搜什么,而是:
- 分析用户搜索什么(65%流量来自搜索)
- 研究用户停留多久(平均使用时长72分钟)
- 理解用户购买行为(70%用户有搜索习惯)
- 洞察用户决策过程(成为"年轻人的百度")
🛠️ 开始你的需求分析之旅
💡 从今天开始的三步行动
立即可以做的三件事
1. 观察身边的产品成败
选择3个你熟悉的产品(一个成功的,两个失败的),思考:
- 它们分别满足了用户什么需求?
- 成功的产品是否挖掘到了深层需求?
- 失败的产品是否只停留在表面需求?
2. 分析你正在使用的产品
拿出你手机,看看最常用的5个APP:
- 你最初下载它们是为了什么?(表面需求)
- 你现在主要用它们做什么?(实际需求)
- 它们让你产生了什么情感价值?(深层需求)
3. 练习需求挖掘对话
下次朋友向你抱怨某个产品不好用时,试着问:
- "你具体遇到了什么问题?"(了解情境)
- "你理想中应该是什么样的?"(了解期望)
- "如果没有这个功能,你的损失是什么?"(了解价值)
接下来的学习路径
在接下来的文章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:
- 第二篇:如何区分用户和客户,找到正确的需求分析对象
- 第三篇:不同类型的产品应该用什么方法做需求分析
- 第四篇:如何挖掘表面需求背后的深层需求
- 第五篇:完整的需求分析实战流程和工具
💪 写在最后:需求分析是产品成功的基石
💡 优秀的产品不是功能的堆砌,而是对用户真实需求的精准满足 — 2025年产品成功的核心法则
ChatGPT的成功不是偶然,小红书接住TikTok用户也不是意外,它们都建立在深度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。在AI时代,技术会越来越同质化,但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将成为产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。
2025年最新趋势告诉我们:
- 搜索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入口(小红书65%流量来自搜索)
- AI工具正在重塑用户习惯(ChatGPT 3.5亿月活)
- 用户越来越挑剔(新媒体平台渗透率接近天花板)
从今天开始,让我们一起学会像成功产品的团队一样思考:不只是听用户说什么,更要理解用户真正需要什么。
🎯 互动挑战:测试你的需求分析能力
我出几道题,看看你能答对几个。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,我们一起讨论!
题目1:需求层次判断
场景:你的朋友说"我想要一个能自动记账的APP" 问题:这是表面需求还是深层需求?如果是表面需求,深层需求可能是什么?
我的分析思路:🤔 思考一下再看答案...
题目2:产品成功预测
场景:2025年新出现了三款AI产品
- A产品:AI聊天机器人,界面很炫酷
- B产品:AI写作助手,专门帮用户写小红书文案
- C产品:AI生活助手,能规划日程、提醒事项、分析情绪
问题:你觉得哪款产品更容易成功?为什么?
题目3:需求挖掘实战
场景:最近很多人抱怨"小红书越来越像抖音了" 问题:
- 用户表面抱怨的是什么?
- 用户真正担心的深层需求是什么?
- 如果你是小红书产品经理,会如何平衡?
题目4:2025年趋势预测
根据今天学到的需求分析方法,你认为2025年哪个领域会出现爆款产品?
- AI教育
- 虚拟社交
- 健康管理
- 本地生活
- 其他(请说明)
评分标准:
- 🌟 能准确识别表面vs深层需求
- ⭐⭐ 能结合2025年数据和趋势分析
- ⭐⭐⭐ 能提出有见地的解决方案
奖励:答对3题以上的朋友,我会私信发送一份《2025年需求分析工具包》!
思考题:选择一个你最近接触的新产品,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分析一下:它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?是表面需求还是深层需求?你觉得它会成功吗?
下期预告:《搞清楚用户和客户:从小红书意外爆火看不同的需求策略》
小红书为什么能接住TikTok用户?B站的三方生态是如何平衡的?抖音vs快手的用户-客户关系有什么不同?下一篇我们深入分析这些成功案例,教你识别真正的需求来源。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记得点赞收藏,并在评论区参与互动挑战!我们下期见! 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