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一个关于如何完美薅死自己的真实故事
前言:我的"成功学"案例
各位看官,今天我要分享一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创业案例。我用5个月时间做了个AI工具,获得300万用户,付费转化率达到了惊人的0.000067%——全网仅有2个付费用户,总收入38.9元。
我怀疑这两个用户是手滑了,事实证明我猜对了一半。
播客地址:

第一章:天才的诞生
故事要从GPT 3.0/3.5时代说起。那时候AI工具还不像现在这么卷,我灵光一闪:做个小红书内容生成工具!
当时市面上还没人做这个,我信心满满地做了市场调研,结果很多人表示愿意付费。更让我飘飘然的是,产品还没做出来就收到了3万元的意向金。
那段时间我经常和朋友吹牛:"这次最起码要赚个小目标——一个亿!"
现在想想,我确实实现了小目标,只不过是倒过来的:成功证明了一个亿的用户价值可以等于不到40块钱的付费收入。
第二章:虚假繁荣的5个月
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。我设计了一个完美的增长策略:
- 邀请好友获得使用次数
- 长时间签到打卡获得使用次数
- 建私域群指导用户如何在小红书更好发帖
结果5个月时间,用户从0裂变到300万。每天看着后台数据蹭蹭往上涨,我心想:"这就是传说中的指数级增长吧!"
用户们用得特别嗨,各种爆款小红书内容层出不穷。我的工具简直成了网红制造机,看着用户增长曲线比看股票还刺激。
那时候我没觉得自己是天才,但确实感觉风口来了。
第三章:现实给我的暴击
然后,该来的总会来。
我兴冲冲打开付费数据页面,准备看看我赚了多少钱。结果页面上赫然显示:付费用户:2人
我的大脑瞬间宕机。
"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肯定是数据造假!"我疯狂刷新页面,甚至怀疑是系统bug。但微信支付的流水是铁打的现实:就是2个人,一共付了38.9元。
用户的"真情告白"
更扎心的是用户反馈:
- "太贵了!"(我只要9.9...)
- "感受不到付费的价值点!"
- "别人家都免费,凭什么你收费!"
但最致命的来了:有用户留言说**"功能特别好!但是你自己开10个小号就能薅羊毛了。"**
更过分的是,小红书上居然有专门教大家如何薅我羊毛的教程,关键是——我居然还点了赞!
我现在想想,我当时是不是脑子进水了?给自己的掘墓人点赞,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"作死"吧。
那两个神秘的付费用户
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位"冤大头":
- 用户A:充值9.9元,当天消耗完毕。应该是个不差钱的大佬。
- 用户B:充值29元,0消耗。我怀疑他是真的手滑了,或者充错钱了。
第四章:我的"拯救"行动
面对这个惨烈的转化率,我也不是没努力过。
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降价?拜托,已经9.9了,再降就和白送差不多了。现在回头想想,其实应该一开始就定价99元,价格高点还有个过滤机制。
我也调整过很多付费墙的时机和方法,但效果都不理想。
被广告费麻痹的我
说实话,那个时候我已经被广告费给麻痹了。每天小2万的广告收入让我觉得付费什么的都无所谓。我跟朋友解释数据时还强撑:"还在技术调整中",其实内心想的是:"去他的,2个就2个,反正广告费香着呢!"
那个年代AI工具是个人都能火,广告费实在太香了。我成功地被短期收益的甜蜜陷阱给俘虏了。
第五章:血淋淋的教训总结
经过这次"成功"的创业经历,我总结出了几条宝贵经验,分享给想要复制我成功的朋友们:
如何做一个人人都用但没人付费的产品:
- 免费功能做得太完美:让用户觉得付费完全没必要
- 设计完美的薅羊毛机制:邀请好友+签到打卡,让用户永远不用花钱
- 价格策略失误:定价太低失去了过滤作用
如何成功培养300万薅羊毛专家:
- 建私域群教用户更好地使用免费功能
- 给教人薅羊毛的教程点赞(这招最毒)
- 当有其他收入来源时忽视付费转化
最重要的一点:
永远不要在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时候,忽视核心商业模式的重要性。广告费再香,也不是长久之计。
尾声:给后来者的忠告
如果你现在也在做类似的产品,请记住我的血泪教训:
- 不要让免费功能过于强大,要为付费功能留出明确的价值空间
- 定价策略很重要,太低的价格往往起到反作用
- 专注核心商业模式,不要被短期收益迷了眼
- 最重要的是:永远不要给教人薅你羊毛的教程点赞
这就是我300万用户2个付费用户的创业奇迹。虽然最后没赚到那个"小目标",但我收获了一个更宝贵的东西——一个可以讲一辈子的笑话。
现在每当有人跟我谈转化率的时候,我都会骄傲地说:"你们这些转化率都太高了,我的0.000067%才是真正的艺术。"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(或者让你笑了),欢迎分享给你的创业朋友们。毕竟,快乐要懂得分享,失败的经验更要传承。
我如何做到300万用户只有2个付费用户的创业奇迹
各位看官,今天我要分享一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创业案例。我用5个月时间做了个AI工具,获得300万用户,付费转化率达到了惊人的0.000067%——全网仅有2个付费用户,总收入38.9元。 我怀疑这两个用户是手滑了,事实证明我猜对了一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