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推特的时候,看到Marc Lou晒了自己的收入截图——20多个项目,总收入4万1千美金(心想:这哥们真的是把独立开发当成了流水线作业)。最有意思的是,CodeFast一个产品就占了将近2万,剩下的十几个项目加起来才2万多(典型的二八法则,甚至更极端)。

这让我想起了我一个朋友老王的经历。他是典型的技术宅,2022年开始搞独立开发,到现在手里攒了15个项目(每次见面都要跟我汇报最新进展,仿佛在做工作总结)。前两年他特别焦虑,总觉得自己"又做了个废品",因为大部分项目月收入都在几百块徘徊(那时候我还安慰他说做产品本来就是这样)。
直到去年他的一个AI写作工具突然火了,月收入破万(那天他激动得给我发了三条语音,每条都在重复"卧槽真的可以!")。现在回头看,那些所谓的"废品"其实都是必要的练习。他学会了用户调研、产品迭代、营销推广,每个失败的项目都在为那个成功的项目铺路(所以失败从来不是真正的失败,只是学费而已)。
独立开发的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又有趣:你永远不知道哪个项目会成为你的"现金牛"。Marc Lou的收入分布完美诠释了帕累托法则——20%的产品贡献80%的收入,他这里甚至是5%的产品贡献了50%的收入(更夸张的是,可能90%的时间都花在了那些"不赚钱"的项目上)。
这种"撒网捕鱼"的策略其实很聪明。每个项目的边际成本相对较低,特别是对于有技术背景的开发者来说,主要投入的就是时间(当然,时间也是最宝贵的成本)。而一旦某个项目找到了产品市场契合点,收益可能是指数级的。
我发现很多新手独立开发者容易陷入完美主义陷阱(包括我自己最开始也是这样),总想着要做出一个"完美"的产品再发布。但现实是,市场反馈比你的想象更重要(用户会用脚投票,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买单)。老王现在的策略是:快速验证想法,如果数据不好就果断砍掉,把精力投到有潜力的项目上。
这就像是在赌场玩老虎机(虽然比喻有点俗,但很贴切):你不知道哪台机器会中奖,但你知道只要一台中了大奖,前面的投入就都值了。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弹药,也就是时间和精力的管理能力。
所以如果你也在做独立开发,别被暂时的失败打击信心。把每个项目当作一次市场调研,积累经验比追求完美更重要(完美只存在于你的想象里,市场才是最终裁判)。同时要学会识别哪些项目值得深耕——通常是那些用户反馈积极、有自然增长趋势的产品。记住,你只需要一个真正成功的项目,就能让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变得值得(这就是独立开发者的浪漫,也是残酷)。